一、被批捕后誰能取保候審?
被批捕后辯護人能辦理取保候審的手續,被公安執行逮捕后,案件還沒有移交到檢察院,這個階段屬于偵查階段,案件仍然由公安局管轄,申請取保候審的申請書應當交給公安局辦案人員。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
《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三、對于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制作取保候審決定書。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公安部令第127號)
第七十九條 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制作呈請取保候審報告書,說明取保候審的理由、采取的保證方式以及應當遵守的規定,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制作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決定書應當向犯罪嫌疑人宣讀,由犯罪嫌疑人簽名、捺指印。
四、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取保候審的請求,只有那些被判處了刑事處罰的民事主體,在委托律師調查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滿足了法定的取保候審的條件的,就可以委托子的家屬,或者四專業的律師,直接向審理該案件的司法機關,提出取保候審的請求。
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取保候審的保釋金會退還嗎?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