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與保證責任的區別在于:過錯責任是保證人在無效保證的情況下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而保證責任則是保證人在有效保證時承擔的代為履行或賠償損失的責任;過錯責任是基于保證入主觀上過錯并依據國家法律的規定所承擔的一種民事責任;而保證責任則是基于主債務或當事人的約定必須承擔的履行責任;過錯責任是保證人根據過錯的大小對債權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具有賠償性;而保證責任是根據與債權人的約定承擔的代償責任,并在代為履行后對債務人享有追償權。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保證人無效保證的法律責任,除依據過錯責任原則外,還要依保證無效的成因、保證人主體的不同等因素區別不同情況。
(一)主合同無效保證人的責任
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法》對因主合同無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后保證人的責任卻沒有具體規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1條的規定:“被擔保的經濟合同確認無效后,如果被保證人應當返還財產或者賠償損失的,除有特殊約定外,保證人仍應承擔連帶責任。”但該條規定強調的是保證人的責任完全依附于被保證人的過錯。如果被保證人因無效合同的過錯應當返還財產或者賠償損失的,無論保證人是否有過錯都必須承擔連帶責任。該條規定無視保證人是否有過錯,都必須根據債務人對無效合同的過錯而承擔連帶責任,對保證人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設立保證制度的法律目的,更沒有將一般保證責任和連帶保證責任區別開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有關保證的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20條:“主合同無效,保證合同也無效,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但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主合同無效而仍然為之提供保證的,主合同被確認無效后,保證人與被保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保證人在明知主合同無效的情況下仍然提供保證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似乎是確定無疑的;但問題在于:根據《經濟合同法》的規定,經濟合同的無效,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在無效合同確認前,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前道合同無效,似乎對保證人要求過嚴。因為無效合同的確認權在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在保證人。因而,以保證人對合同效力的判斷是否提供保證來確定保證人的賠償責任,實際是忽略了主合同當事人的過錯責任,因為導致無效合同的責任在主合同的當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以租代售
2021-03-22民辦學校的股權可以出質押嗎
2020-11-28口頭裝修合同是否成立
2020-12-22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