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胡某到某超市購物,付款后離開時,出口處的警報驟響,胡某即被攔下,一服務員要求胡某拿出身上的物品。為表明清白,胡某按要求拿出身上的東西,重新走過警報裝置,警報再次響起。超市工作人員一口咬定胡某拿了德芙巧克力,并對胡某搜身,卻沒查到任何東西。
案例2
徐女士到某超市購買水果,正當徐女士付完錢準備離去時,一名工作人員突然攔住她,懷疑她偷了水果,并強行將她帶到超市服務臺,不讓她離開。直到三個小時后徐女士的老伴趕到,當眾對水果重新稱重,證明徐女士確系被冤枉之后才得以脫身。
商場懷疑消費者偷盜能否對其搜身、捜包或者扣押嗎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因此,商家并沒有檢查扣押顧客的權利,顧客也沒有接受檢查扣押的義務。在無相關證據的情況下,更無權認定顧客具有偷竊行為。商家采用搜身這種侮辱性的手段,侵害了消費者的名譽權,扣押行為更直接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遇到商場工作人員強行搜查或者扣押時,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消費者可以先行與商家交涉,如果對方拒絕可向消協投訴,若協商達不成一致,可依法起訴。
當商家確實懷疑或發現消費者有漏付款項甚至有偷竊行為時,超市可實施“自助行為”保護其合法權益。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其合法權益,在情況緊急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援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以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德所認可的行為。但是,在商家采取了自助行為之后,應當及時地請求公安機關處理,商家無權自行處理偷盜,更不得以此為由搜身或限制消費者人身自由。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案例與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通常情況下,如果商家發現消費者有偷盜行為,可以采取自主行為,但同時也需要及時請求公安機關處理,不可自行搜身或者扣押。如果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方式及項目是什么
2020-11-21拆遷安置房買房后受益是否要和政府分
2021-01-16公房拆遷承租人能獲得補償嗎,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