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建設
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目前,全國縣以上消費者協會已達3138個,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31個。在農村鄉鎮,城市街道設立的消協分會,在村委會,居委會,行業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廠礦企業中設立的監督站,聯絡站等各類基層網絡組織達15.6萬個,義務監督員,維權志愿者10萬余名。
(二)立法立規
中國消費者協會自成立起始,協助有關部門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于1993年10月31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于1994年1月1日實施。《消法》的制定和頒布標志著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已納入法制軌道。經過10年的廣泛宣傳,目前,《消法》已成為中國百姓最為熟知的基本法律之一。
目前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廣東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相當一批省轄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頒布了《消法》實施辦法。
中國消費者協會代表消費者積極參與,協助有關方面制定和修改了數十個有關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標準,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對推動政府機關完善立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受理投訴
到2000年底,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各地消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405.630件,解決率達96.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30.6億元。
(四)宣傳教育
自1986年始,每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與全國各地消協聯合,通過街頭宣傳、舉辦展覽、專題講座、文藝晚會、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維權宣傳活動。
1997年以來,中消費者協會每年推出一個年主題,全國聯動,全方位、深層次地開展維權活動,深得民心。
不少地方消協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消費者的特點,分別在當地幼兒園,學校工廠,商店,機關和農村開展了內容較為系統,時間相對集中的消費教育,有的還納入了正常的教育規劃中。
(五)比較實驗
中國消費者協會注重學習和接見國際消費者組織通行的消費品比較試驗方式,獨立開展和組織、指導地方消協開展了大量的比較試驗。目前,每月公布一項比較試驗結果,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
(六)消費警示
自1997年起,中國消費者協會針對涉及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和消費陷阱,以“消費警示”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提醒消費者免受危險消費方式的傷害。消費警示制度對指導消費發揮了十分顯著的成效,也有力地促進了一些重大隱患問題的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狀態房產可以網簽嗎
2020-12-28仲裁機構如何進行消費爭議仲裁
2021-02-08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內容是什么
2021-03-21簽合同用公章還是合同章
2020-12-17征地公示出了多久會拆
2021-01-24農村居民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處罰
2021-01-17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