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已開始的訴訟時效因發生法定事由不再進行,并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喪失效力。訴訟時效中斷適用情形: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4、其他情形
(1)對于連帶債權人、連帶債務人中的一人發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由,應當認定對其他連帶債權人、連帶債務人也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2)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應當認定對債權人的債權和債務人的債權均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3)債權轉讓的,應當認定訴訟時效從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債務人之日起中斷。
(4)債務承擔情形下,構成原債務人對債務承認的,應當認定訴訟時效從債務承擔意思表示到達債權人之日起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表
2021-01-07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公司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