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審判的過程中用來判定事實的證據中還包含著關于證人的言辭,但是證人始終沒有其他證據一般具有嚴格的客觀性,所以刑訴法中就為證人設立了專章的規定來規范現實中的證人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刑事訴訟法中的證人有什么規定?
一、刑事訴訟法中的證人有什么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六十二條 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采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一)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四)對人身和住宅采取專門性保護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
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采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第六十三條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克扣或者變相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之所以要為證人提供那么多的便利條件也是為了讓案件關鍵的證人能夠出面保護法院判決和社會的正義,否則在現實中的確有的證人處于自私的目的而不愿幫助那些受侵害的公民得到救濟。
證人證言作假怎么辦
做保證人有什么風險
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旅行社合作協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5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房屋拆遷以航拍圖為準合法嗎,國家有規定嗎
2020-12-25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書寫呢
2021-02-07拆遷對小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2021-02-13夫妻共同生活十年離婚村里拆遷女方可不可以分拆遷款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