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果自己有了什么違法違紀的行為的話,那么是可能會受到公安機關或者是檢察機關的拘留逮捕的,可是如果說在查看之后發現并沒有什么需要刑拘的問題的話,一般是會及時的進行釋放的,但是釋放也是需要有一定的依據的,那么刑事訴訟法釋放依據是什么樣的?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審查后,根據案件情況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分別作出處理。
一是對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
二是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手續,直接向院移送起訴;
三是在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明犯罪事實的,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手續,繼續偵查;
四是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撤銷案件。
以上四種情況均需辦案機關對刑事拘留予以解除。但在解除刑事拘留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應當給被拘留人《釋放證明書》,并在該文書中寫明釋放原因。
2、對具有刑訴訟第15條規定情形之一的除釋放被拘留人外,還應撤銷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
3、對機關不批準逮捕的被拘留人應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書。公安機關為需要補充偵查、要求復議復核的應變更強制措施。
刑事拘留的條件有哪些?公安機關可以隨便拘留人嗎?拘留行為人要符合什么條件?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公安機關進行刑事拘留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分別是拘留的對象必須是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而且具備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定緊急情形,才可以刑事拘留。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必須出示拘留證,并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名(蓋章)、按指印。拒絕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的,執行拘留的人員應當予以注明。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執行人員有權使用強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決定拘留的機關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決定拘留的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訊問的目的是查清事實,防止錯拘。同時也可以及時收集證據,查明其他同案犯,在發現不應當拘留時,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刑拘是一種強制性的手段,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所以對于刑拘是需要按照嚴格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按步驟進行的,當然刑事訴訟法釋放依據對于釋放相應的人員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相關的依據的話隨便的放人是可能會被構成犯罪的。
檢察院刑事拘留期限是多久,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無罪刑事上訴狀范文
什么是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多少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網上簽的網絡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2021-02-10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