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比較重要的原則就是公開審判原則,可能有的人認為這就是指案件在審理的時候要公開,那從法律角度來講,到底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呢?而在訴訟中,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
刑事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判,指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了法庭評議以外,一律公開進行。它是刑事審判的一項基本原則。
公開審判,法院應當做到:
(1)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2)允許公民到場旁聽;
(3)允許記者采訪和報道。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三、刑事審判的公開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1)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2)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就公開審判原則的具體含義,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實踐中只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外,其余的案件都是要進行公開審理、公開宣判的。而要是因為案件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的話,那么此時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不公開審理。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刑事犯罪追訴期是多久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措施什么意思
2021-01-01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土地轉讓新政策是什么
2020-12-26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