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珍貴的莫過于人生命和自由,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失去生命和自由。無罪辯護——是為不應失去人身自由或者生存權的人依法爭得人身自由或生存權而辯護。
根據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被告有以下情形的,可作無罪辯護:
一、被告不具有犯罪主觀要件
犯罪或由故意構成,或由過錯構成。以故意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主觀故意而不構成該故意犯罪。以過失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過失而不構成該過失罪。既無故意也無過失則不構成任何犯罪。
二、被告不是犯罪主體
犯罪還須同時滿足刑法規(guī)定的主體要件。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除犯故意殺人、故意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項罪名以外的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時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三、被告犯罪行為證據不足
“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等法定基本原則作為刑事審判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法》確定了無罪推定的原則。證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或證據鏈條脫節(jié),將影響犯罪事實的認定,應該進行無罪辯護。
四、辦案機關程序違法
違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證據難以保證其真實與公正性,用以證明案件事實極有可能出現差錯。《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jié)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明文規(guī)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對沒有履行法定告知義務或違反程序取得的證據應堅決予以否定。
五、刑法不認為是犯罪
如《刑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為罪;《刑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原因造成的危害行為不為罪;《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
六、刑法不予追究
有些行為,雖然給權利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但由于其特殊原因,不追究刑事責任。如《刑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已過追訴時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四)項規(guī)定,自訴案件受害人不起訴或撤回起訴的,不予追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案外人無法通過執(zhí)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yè)限制義務
2020-12-0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工會如何發(fā)揮作用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商業(yè)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關于創(chuàng)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違法嗎,該怎么辦
2021-03-11棚戶區(qū)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房屋拆遷補償款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