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露公民隱私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可以知道,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立案標準主要是要求情節達到嚴重的標準,此時:
1、“情節嚴重”的標準為只要是有人私自獲取、出售或者提供有關公民個人的一些有關行蹤或者個人其他身份信息的事情超過五千次,并且通過這些非法的來的錢財超過五千元以上,就達到了這個標準。
2、“情節特別嚴重”,這是在上一階段更加嚴重的標準,主要是通過非法獲取他人隱私信息,并通過一些出售或者有不良目的的利用他人的個人身份信息,包括一些通信信息,健康問題和其他等換取錢財超過五萬次,或者違法所得錢財達到五萬元,就已經達到了特別嚴重的標準。
3、要是再上述第二條的行為標準上給其他人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又或者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的,就要在“情節特別嚴重”的基礎上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
二、信息類別包括什么?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1.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包括婚姻、信仰、職業、工作單位、收入、病歷、生育等相對隱私的個人基本信息。
2. 設備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版本等。
3. 賬戶信息。主要包括網銀帳號、第三方支付帳號,社交帳號和重要郵箱帳號等。
4. 隱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訊錄信息、通話記錄、短信記錄、IM應用軟件聊天記錄、個人視頻、照片等。
5. 社會關系信息。這主要包括好友關系、家庭成員信息、工作單位信息等。
6. 網絡行為信息。主要是指上網行為記錄,在網絡上的各種活動行為,如上網時間、上網地點、輸入記錄、聊天交友、網站訪問行為、網絡游戲行為、賬號注冊行為等個人信息。
所有的公民的個人信息也是包括了身份信息、財產信息、通訊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等方面,公民所有的個人信息都是會受到相應的保護,任何人都是不可以隨意竊取并以此進行獲利的,當不法分子私自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的一些隱私信息也是屬于違法行為的。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隱私權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