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偽劣商品罪最高刑罰有哪些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相關法律和決定
《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準;
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假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12.28)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利用互聯網銷售偽劣產品或者對商品、服務作虛假宣傳;
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4.5法釋〔2001〕10號)
為依法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對本條規定的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第二條?《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銷售金額三倍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國家計劃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聯合發布的《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指定的估價機構確定。
多次實施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未經處理的,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或者貨值金額累計計算。
第九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十條?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從重情節構成本罪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至一百四十八條犯罪的,依照處刑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款)
說明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依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而設立的一個新罪名,原稱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新《刑法》將此作為類罪名,另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義相同。它與知識產權犯罪中的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犯罪不同。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只有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才可能成為犯罪主體。這里的“生產者、銷售者”是廣義的,即不論何人,從事了偽劣產品的生產、銷售,即構成本罪主體,無需審查其有無經營執照和許可證,有無生產經營和銷售資格。在主觀上,表現為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在明知合格產品質量標準的情況下,故意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當合格產品。由于疏忽大意、不負責任而過失生產、銷售這類產品的,不構成本罪。它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理秩序以及消費者的權益。這一點使本罪應歸為破壞經濟秩序罪,而不能歸為假冒商標的侵犯知識產權罪,也不可歸為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罪要注意區分與玩忽職守罪的不同,要點是一為故意行為,一為因嚴重不負責任導致。
要注意,“違法所得”過去實踐中多以侵權利潤計,現《刑法》明確規定以偽劣商品的銷售金額論。違法銷售額在5萬元以上才構成犯罪,因此本罪是結果犯。
有本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中其他罪的行為,但還不夠處罰的,只要違法銷售額達五萬元以上,仍要按本罪處刑。同時都構成的,選重者處罰。這體現了對破壞經濟秩序犯罪從嚴懲處的方針。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生產偽劣商品罪最高刑罰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如仍有問題,也可以直接上律霸網咨詢我們專業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用工十幾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29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