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與防衛過當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給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2、主觀條件或者防衛意圖不同:
故意傷害是故意而為,防衛過當指的是身體遭受侵害時的正當防衛超出了一定的限度。
3、對象條件不同:
防衛過當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如果對第三者實施,屬于故意犯罪。
對于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的,應視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故意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就應作為故意犯罪處理;如果誤認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者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則以假想防衛來處理。
4、時間條件不同:
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如果不符合這個時間條件的防衛,稱為防衛不適時。
防衛不適時,有兩種:不法侵害尚未開始就實施防衛,即"先下手為強"叫事前防衛。
不法侵害行為已經結束實施的防衛,叫事后防衛。防衛不適時,屬于故意犯罪。
二、防衛過當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目前在相關的法律制度當中,還需要更加詳細的去劃分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因為面對不法侵害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保護個人的人身安全,在這種情況下讓當事人絕對的保持足夠理智的正當防衛的意識,其實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故意傷害罪沒毆打是否構成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