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立案申請中止后的程序是什么?
民事立案申請中止后,可以辦理取保程序,待中止原因消失后可以恢復審理。訴訟中止是在訴訟過程中,訴訟程序因特殊情況的發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種法律制度。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審判實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予以中止:
1.作為原告的自然人死亡,需要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作為原告的自然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原告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繼承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二、最高人民法院在有關司法解釋中針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還規定了下列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借貸案件訴訟中止的司法解釋已于2015年9月1日被新的司法解釋廢止,新的司法解釋中上述規定已被刪除)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以上就是訴訟中止的相關認定情況,在司法實踐中,由于不同的案件的訴訟中止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由司法機關在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取證后,如果確實存在訴訟中止的條件的才可以辦理,但后期犯罪事實成立的,可以立即批捕并判罰。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涉刑事中止審理申請書范本
民事訴訟中止要交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企業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該不該交增值稅
2021-02-11拆遷房是否有房產證,買拆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農村違建拆除程序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