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再審期間中止執行是什么意思?
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執行是指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上訴在審理期間,對案件原來的判決暫時停止執行,待再審判決結果出來后再根據判決結果執行。
二、再審期間中止執行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再審的,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200、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應在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裁定中同時寫明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情況緊急的,可以將中止執行的裁定口頭通知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但應在口頭通知后十日內發出裁定書。206、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應當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并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認為不符合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用通知書駁回申請。
三、提出民事上訴的條件
上訴是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但是,并非對所有的裁判不服都能夠提起上訴;同時,即使對可以提起上訴的裁判,上訴權利的行使也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1)上訴的實質要件。實質要件涉及到哪些裁判可以上訴。上訴只能就法律規定可以上訴的裁判提起,如果法律規定不準上訴的裁判,當事人不能上訴,上訴程序也就無從發生。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以上訴的裁判包括:按照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判決以及法律明確規定可以上訴的裁定。
(2)上訴的形式要件。形式要件是指提起上訴在形式上所應具備的法定條件。
綜合上面所說的,案件的審理一般都是必須要規定的時間審理完了之后就出結果,但如果遇到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那么是可以對進行中止的,如果想要再審理就必須要等中止的情形消失了之后才可以再進行審理,這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8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12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公證遺囑手續是什么
2020-12-03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