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罪實行行為終了后反悔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我國的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綁架罪是行為犯,只要完成綁架行為即為既遂,勒索財物的目的或者其他目的,對于本罪來說,是一種超過的主觀要素。綁架罪既遂后不適用犯罪中止。
《刑法》第二十四條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一)我國刑法由總則和分則兩部分構成。刑法總則規定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適用范圍、犯罪概念、刑事責任、刑罰種類、刑罰適用等問題,即關于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一般規則和制度。刑法分則規定各種具體犯罪的罪名、罪狀與法定刑,即規定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特殊性問題。刑法總則與分則的關系是抽象與具體、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總則統率分則,指導分則;分則是總則原理、原則的具體體現,分則不得與總則相抵觸。刑法總則是刑法分則擴張事由。為分則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規定。總則指導分則,分則是總則所確定的原理原則的具體體現,二者相輔相成。只有把總則和分則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正確地認定犯罪,確定刑事責任和適用刑罰。刑法總則是關于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理原則的規范體系,這些規范是認定犯罪,判定刑事責任和適用刑罰所必須遵守的共同規則。刑罰分則是關于具體犯罪和具體法定刑的規范體系,這些規范明確了對各類、各種具體犯罪定罪量刑的標準。刑法總則第24條第1款規定了兩種類型的犯罪中止,即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綁架罪是刑法分則第239條規定的一種嚴重侵犯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犯罪。因此,根據刑法理論,綁架罪應當也存在中止犯,否認綁架罪存在中止犯背離了總則與分則關系的原理。
(二)普遍的觀點認為,刑法具有預防功能和報復功能,刑法不是為了報復而存在的,刑法是為了減少仇恨、弘揚人道和恩慈而存在的。以報復的目的來阻止報復,永-遠不可能成功;以暴制暴,同樣也只能帶來更多的暴力。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實現刑法管理目的的方式已從懲罰震懾轉為教育預防。也就是說懲罰不是目的,刑罰的目的是預防犯罪、減少犯罪。刑法通過懲惡揚善,預防犯罪,希望人們不要犯罪,家家扶得犯人歸決不是盛世應有之景象。只要完成綁架行為就構成既遂,不利于綁架罪實行犯在綁架過程中悔罪自新,與刑法鼓勵犯罪份子自動放棄本可以繼續實施的犯罪精神相悖,容易激化并造成綁架罪實行犯繼續鋌而走險,嚴重危害社會的后果。
(三)寬嚴相濟是我國刑事基本政策,罪刑相適應是我國刑法基本原則之一。綁架罪的實行犯在相同的犯罪情節情況下,如果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則自動放棄犯罪是以非自動放棄犯罪的處罰就可能相同,難以做到差別對待,直言之,罪刑相適應原則無法落實。因此,固守綁架罪是行為犯的通說觀點,使綁架罪實行犯一旦實行綁架行為,中止犯罪成立則無可能之余地,背離了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基本政策,擊破了罪刑相適應基本原則。是故,本文認為,綁架罪是行為犯的通說觀點值得質疑。我國刑法理論上已有學者提出綁架罪為復行為犯,即綁架罪的客觀行為是由綁架行為與勒索財物或提出不法要求的行為兩方面組成的。若用該學說來解釋本案,構成中止則順理成章。該學說目前雖還是一家之言,但真理一開始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今天的一家之說,經過揚棄和完善,明天就可能成為通說。
綜合上面的介紹,根據法律規定,綁架罪不適用犯罪中止。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綁架罪能否成立犯罪中止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