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監護權如何判定?
關于離婚后監護權判定主要是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1、在夫妻離婚時,法院如何確定父母獲得孩子監護權應考慮的基本情形,我國《婚姻法》尚無具體規定。但是,《婚姻法》第29條以哺乳期為界原則規定:
(1)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孩子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
(2)哺乳期后的孩子的撫養問題由父母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孩子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這給孩子監護權的歸屬留下了可參考的依據。
2、如果以有利于孩子未來健康成長為原則,如爭取撫養權一樣,一個需要注意這樣幾個時間節點,2周歲以下、2周歲以上、10周歲以上。
(1)2周歲以下撫養權一般歸母親,母親當然有監護權,父親如無特殊情況也應該有監護權。
(2)2周歲以上,就需要具體情況分析了。
這就是說“離婚后孩子監護權歸誰?”還是 需要結合孩子的年齡,與父母生活時間、父母經濟能力、收入水平,夫妻的性格、習慣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孩子監護權具體歸誰,并不是說一定是父親或母親,雙方都有權利獲得孩子的監護權,但是獲得孩子撫養權一方肯定會獲得孩子監護權的。
離婚后孩子監護權怎么爭取
對孩子監護權的歸屬,是以未成年孩子的最佳利益做考慮,不能想當然判給父親或者母親,法官在衡量未成年孩子監護權歸屬,主要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健康情況、孩子意愿與人格發展需要,以及父母的年齡、品行、經濟能力、職業、父母保護教養孩子的意愿及態度、對孩子的教養計劃、與孩子的互動與感情狀況等種種因素,作為判斷孩子監護權的依據。當然如果父母都不適合行使監護權,也有可能判給第三人來監護。
同時,在法律上,父母親的經濟條件并不是評斷監護權適當與否的唯一標準,還是以真正能對孩子負起照顧責任的一方才會獲得監護權,不過父母還是要有最低的經濟能力,足以讓孩子維持溫飽,才能負起監護責任。
所以,離婚后孩子監護權怎么爭取?這實際上還是要歸結到,孩子身上來,就是說,誰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比對方更能是孩子健康成長,誰就最有可能獲得孩子的監護權。
綜上所述,夫妻在離婚時只要有孩子的情況下肯定會產生撫養權的歸屬糾紛,雖然說父母都是孩子的監護人卻會因為離婚的原因而發生變化,但是可以肯定是監護權一定是交給對孩子好的一方,而并不會因為父母的性別或者財富程度而發生改變。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打官司
2021-02-06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