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罪又原告舉證還是被告
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所以是原告舉證。
對所散布內容是否屬實的舉證責任。
《刑法》規定的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虛構的事實,足以破壞他人名譽,損害他人人格,情節嚴重的行為。按此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對此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客體要件規定得都很明確,對客觀方面要件中的內容也作了規定:
A、要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必須是捏造和虛構的。即要求“被散布的內容必須不是客觀存在”,如果散布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也不構成本罪,而是名譽侵權行為。
B、要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C、誹謗行為是針對特定人所進行的。由于誹謗涉及的內容通常是不公開的,隱秘的,往往不為人所知,在審判實踐中對該內容是否屬“虛構”的認定往往比較困難。其中如男女關系,按通常理解,非婚姻的男女之間交往密切尚不能指責他們有男女關系,只有在他們之間存在不正當性關系時,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男女關系。但證實這種男女關系,除了有人證實親眼所見、或用照相、錄相、錄音等手段固定證據、或對所生子女進行DNA鑒定等來認定外,其他諸如風言風語的傳聞、人們感覺中的想象等都不能成為法律上的事實。而要證實男女關系是否存在卻是比較困難的;指控方一般很少能拿到確鑿的證據,而另一方似乎也難能證實自己的清白,因為證實自己清白的方式只是自己及被指為男女關系的另一方都聲明自己是清白的,但自己本身作為利害關系人的辯白,所具有的證明效力又有限;針對那些沒有指明具體時間、地點等細節的誹謗,無法通過其他旁證用排除法來證明,法院無法采信。如本案就屬這種情況,按辯護人提供的十幾個人的證言,都只是證明說知道黃某有這種事,但沒有一個證實是親眼所見或直接證實的。
民事訴訟的原則是按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分配舉證責任的,由法院按照證據,來認定案件的法律事實,而不是客觀真實。對于某些判斷不清的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如舉證不能,則只能承擔敗訴的后果。刑事訴訟中證明被告人犯罪的責任在控訴方,而誹謗罪構成要件中要求誹謗的內容必須為“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由此則引出這樣的命題:對這一事實是客觀存在的還是虛構的,由誰負責舉證?還是由法院查證?
誹謗罪屬于自訴案件,《刑事訴訟法》己規定自訴人起訴必須提供有能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這一規定已經明確:證明被告人犯罪的責任在自訴人一方,而不是由法院查證。
對于證明誹謗內容是真實還是虛構的舉證責任分配,存在以下幾種觀點:
觀點一、認為應由自訴人承擔舉證責任。理由是:
1、《刑事訴訟法》條文中己包含了自訴案件由自訴人舉證的原則精神,被告人不應自證其罪,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應由自訴人承擔。
2、自訴人舉證責任的范圍不應只局限于證明被告人有誹謗行為,同時應能證明達到誹謗罪構成要件中的內容,即“誹謗內容是虛構、捏造的,而不是客觀存在”,因為誹謗行為與誹謗內容是一個整體,這兩者的結合才符合誹謗罪構成要件的客觀方面;如果自訴人的證明程度不能充分證明誹謗內容為假、或對該內容是真是假不能確定,則對被告人犯誹謗罪的指控不能成立。
觀點二、認為應由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理由是:被告人如認為自己言行不構成誹謗罪,其應該對自己所散布言論負責,舉證說明其真實性,應言責自負;其散布內容是否真實,不應由相對方來反證其是不真實的。被告人如不能證明所散布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就應承擔誹謗罪責任。
觀點三、認為證明散布行為是被告人所為的舉證責任在自訴人,證明散布內容是否真實的舉證責任在被告人。
責任
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并有運用該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舉證責任制度最早產生與古羅馬法時代。羅馬法的就舉證規則在歷經中世紀的寺院法的演變之后,到了德國普通法時代確立了原告就其訴訟原因的事實為舉證,被告就其抗辯的事件事實為舉證的一般原則。且采取宣誓制度作為法官解決疑難案件的配套和補充制度。
期限
舉證期限,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履行提供證據責任的期間,在舉證期限內,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為體現訴訟契約精神,尊重對方當事人權利,在對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人民法院仍應組織對該證據的質證。規定舉證期限是為了達到庭前固定爭議點、規定證據的目的,以克服"證據隨時提出主義"的弊端。
妨礙
舉證妨礙,又稱證明妨礙,廣義上講,是指訴訟當事人以某種原由,拒絕提出或由于自己的原因不能提出證據的行為后果。狹義上講,是指沒有舉證負擔的訴訟當事人一方,因故意或過失行為,將訴訟中的證據滅失(含以滅失為由而拒絕提出的情形),致雙方當事人就爭執的待證事實,無據可查,無證可用,因而形成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情形下,該方當事人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的責任。謗罪由原告舉證,舉證責任是分配到了自訴人身上,如果自訴人沒有足夠的證據,自訴人就要承擔敗訴的后果。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