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代表未成年子女放棄繼承權或拒絕接受遺贈嗎
繼承遺產或接受遺贈一般是純粹對未成年人有利的行為,父母一般不可以代未成年子女放棄繼承權或拒絕遺贈。
【案情簡介】
小華5歲的時候,母親因為胃癌去世,小華和父親廖某相依為命。廖某是工程師,常年在外做項目,根本無暇照顧小華。為了小華的身心健康,廖某在小華7歲的時候為她找了繼母孫某。孫某在廖某回家時對待小華特別耐心,經常為小華做可口飯菜并為孩子買衣服。但這都是表面現象。一旦廖某出去工作,孫某就像變了一個人,不但經常毒打小華還對小華冷嘲熱諷,害得小華經常沒有飯吃,十分可憐。廖某在一次出差的路上遭遇車禍不幸去世,留下了巨額遺產。孫某為了能獨吞廖某的遺產,便以小華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替小華寫下了書面聲明。聲明小華放棄繼承權。孫某這樣做正確嗎?孫某可以代未成年的小華放棄繼承權嗎?
【法律解讀】
本案涉及的是父母是否可以代未成年子女放棄繼承權或者拒絕接受遺贈的問題。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包括兩種含義:第一種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第二種是指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的事實上的財產權利,即已經屬于繼承人并給他帶來實際財產利益的繼承權。遺贈指被繼承人臨終前以遺囑方式轉讓其部分遺產的行為。未成年子女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情況下,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繼承遺產或接受遺贈一般是純粹對未成年人有利的行為,父母一般不可以代未成年子女放棄繼承權或拒絕遺贈。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自己也不可以放棄繼承權。法定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行使繼承權、受遺贈權時,不得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所以,父母不能代為未成年子女拒絕他人遺贈。如果父母代子女作出的決定明顯損害子女利益的,也應認定為無效。結合本案,雖然孫某以繼母的身份成為小華的法定代理人,但其代替小華書寫的放棄繼承權的聲明,損害了小華合法權益,應當被認定為無效。
繼承遺產或接受遺贈一般是純粹對未成年人有利的行為,父母一般不可以代未成年子女放棄繼承權或拒絕遺贈。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自己也不可以放棄繼承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追加公司股東為被告
2020-11-22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