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的直接責任人員如何認定?
直接責任人員認定標準刑法沒有規定,在理論上存在重要作用說及行為方式說等不同主張。前者主張以在單位犯罪中的作用為標準,作用大的單位犯罪參與人就是直接責任人員,后者主張參與單位犯罪的行為方式為標準,具有直接性的參與行為就是直接責任人員。相關司法解釋兼采了上述兩個標準,在對主管人員的認定上采用了行為方式標準,把實施具有決定、批準、授意、縱容、指揮單位犯罪的人員作為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而在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認定上采用了重要作用說。
二、單位犯罪直接責任人員的含義
1、單位意志性。單位犯罪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具有單位意志性,而非這些直接責任人員的個人意志。這個整體意志包括單位的正常合法行為以及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本案中,從表面上來看,李某基于幫助,參與到犯罪單位的犯罪活動,似乎是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但透過表面看本質,李某是為了幫助其姐姐進入某公司,其進入公司雖然是為了公司利益,但并非由其自主經營,體現其個人意志,李某還是聽從張某的授意。可以看出,李某遂為某公司牟利,但其行為不具有單位意志性。
2、非專門犯罪性。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特征應該是,其除了實施犯罪以外,還從事其他的合法的正常營運活動,其行為具有非專門犯罪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此司法解釋的內涵是單位犯罪主體人格否認之刑法理論,基于幫助目的實施犯罪活動,使用人格否認的理論,顯然也不應認定為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本案中,李某進入某公司,而該公司并非專門實施犯罪行為,還銷售民用液化氣,不應認定為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
我國的法律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著公民的權益和行為,如果在日常中公民做出了任何的違法行為后,不僅會造成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同時也會給社會治安造成影響,所以國家的司法機關是一定會對犯法的公民做出處罰決定,處罰標準會根據涉案情節來決定。
根據我國法律公司法財務負責人兼職監事是否可以?
雙罰制文件對單位直接負責人如何認定?
分公司變更負責人需要什么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常識
2021-01-27黨員被行政拘留有什么后果
2021-03-26吸毒治安案件能移民嗎
2021-01-28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法人獨資企業公司章程范本
2021-01-23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