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實中老賴卻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人們對此無可奈何,老賴卻氣焰日盛。那么本次小編要介紹的內容是,什么是拒絕履行,拒絕履行的構成要件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和向我們有關的專人人士咨詢自己的疑問。
一、什么是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又稱“毀約”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卻不法地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 債權為請求權,債權人的請求權是針對于債務人的特定的行為行使的,債務人的義務也正是此特定的行為,此債權人得為請求及債務人所應實行的行為即為給付。在不當得利之債中,給付是不當得利人應返還不當得利的行為;在無因管理之債中,給付是本人應償付管理人在管理活動中支出的必要費用;而在合同之債中,由于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常常互為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都為給付。當然,給付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是不作為,即不為一定的行為,如債務人不得泄露技術秘密等。
二、拒絕履行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合法有效的債務存在這是拒絕履行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合法有效的債務關系存在,就無所謂拒絕履行的問題。
2、須履行仍為可能。 如果履行已陷于不能,則為履行不能,只有在可能履行債務的情況下,債務人拒不履行債務的,才構成拒絕履行。
3、須債務人有拒絕履行債務的表示。 債務人的拒絕履行的表示,或者是明示的,或者是以行為的方式為之。無論以何種方式,債務人向債權人所表達的不履行債務的意思都是明確、肯定的。
4、須債務人主觀上出于故意。即債務人明知存在債務并且能夠履行債務而不履行。債務人的故意由法官依具體情事作出判斷,無需債權人舉證。債權人只須證明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即可。
5、債務人拒絕履行債務無正當理由。 債務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債務的,才能構成拒絕履行。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是因為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或者是因為所附條件未成就,或是因為債務履行期限未到,則為正當行使權利或有正當理由,不構成拒絕履行。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什么是拒絕履行的相關內容,以及拒絕履行的構成要件。通過上述,可以知道拒絕履行是什么,也了解了拒絕履行的情況有哪些,這些規定的了解有助于我們保護自己的權益,也讓老賴無機可乘。感謝大家的閱讀,也歡迎大家想向我們的專業人士提出你們心里的疑惑。
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的司法解釋
合同不能履行的補救措施有哪些
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的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9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步驟
2020-12-08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對拆遷戶能強制斷水停電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