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國家賠償制度采用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我國國家賠償制度采用的歸責原則主要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即以職務違法行為為歸責原則的根本標準,而不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存在主客觀過錯為標準。
意味著國家機關的職權行為只有違法侵權的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國家機關的職權行為并不違法,不論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權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是否給公民造成了實際損害,國家都不承擔賠償責任
體來說,修改后的《國家賠償法》在歸責原則方面的重大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1)總則部分取消了違法歸責原則在《國家賠償法》中的指導地位,而同時未明確規定其他歸責原則作為替代,這表明我國國家賠償最終采用了多元歸責原則體系。具體為,《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內容由“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修改為“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2)刑事賠償部分“錯誤逮捕”修改為無罪羈押賠償,即只要案件最終處理結果無罪,即給予賠償,并不嚴格要求原來的逮捕違法,這進一步表明刑事賠償中結果歸責原則的確立。具體為,原《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二項“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修改為現第十七條第二項“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根據上述修改內容,修改后的《國家賠償法》同時采用了結果歸責原則和違法歸責原則兩種體系,既加強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保護,又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規范執法的功能。就各歸責原則的具體適用來說:《國家賠償法》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十八條第一項適用的是違法歸責原則;《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第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十八條第二項適用的是結果歸責原則。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對國家過錯導致當事人人身受到損害的案件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在此類案件中需要將違法的機關一并調查出來后要求其承擔責任的,而最終的追究責任的原則就是具體做出違法行為和決定的機關來承擔最后的責任。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司法拘留國家賠償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查封的房子有權擅自換鎖封房嗎
2020-12-16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一書四方案什么時候公布,在哪里看
2020-12-30職工公有住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30公有房屋拆遷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1-01-18公房拆遷享有居住權就能安置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