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對違法行為作出處罰的,要嚴格按照程序,遵守法律規定。如果違反規定擅自羈押他人的,給他人造成人身傷害,公安機關要承擔賠償責任。當事人被釋放后,可以向法院提請賠償,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要求國家賠償期限是多久?下面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了解下。
一、要求國家賠償期限是多久?
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二、法院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的期限是多久?
賠償委員會收到賠償申請后,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賠償請求人補充有關證明材料的,賠償申請的時間應當自材料補充齊全后起算。經審查,認為賠償請求人的賠償申請依法不屬于賠償委員會受理的,應當告知賠償請求人向有關機關提阿出賠償申請,或者轉請有關部門處理,并通知賠償請求人。
賠償請求人依法向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被侵權事項,應當先經過依法確認。被要求確認的機關不予確認的,賠償請求人有權申訴。賠償委員會不受理要求確認的申訴案件。賠償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因案件情況復雜,三個月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仍不能作出決定需要再延長審理期限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再延長的時間最多不得超過三個月。
綜上所述,公民的合法權益遭到國家機關侵害的,可以提出賠償要求。根據相關法律條款,受害人要求國家賠償期限是兩年,法院接到案件后,要在七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并且在三個月內完成審理,做出是否支持賠償請求的決定。公民對判決不服的,可以發起復議。
房子遭強拆國家賠償申請書注意事項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如何處理
2021-01-26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