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多數國家工作人員都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的心態在審理案件,但是也不乏違反法律規定,以權謀私現象。故而國家賠償案件依舊時有發生,為了維護國家的形象,司法機關在審理國家賠償案件時需要遵守特定的原則,不得徇私枉法。
一、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需要遵守的原則有哪些?
1、懲罰性原則
懲罰性原則,指賠償標準對侵害方應具有懲罰性,除使侵害方賠償足以彌補受害人所蒙受損害的費用外,還要付出對自己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應負責任的懲罰性費用。這實際上就是賠償額等于損失額加上懲罰金額,因此這一原則下的賠償額是比較高的。
2、補償性原則
補償性原則,指賠償額能夠彌補受害人所受的實際損失,這一原則下的賠償標準等于實際所受損失額。
3、撫慰性原則
撫慰性原則,這一原則認為國家賠償不可能對受害人的實際損失作完全充分的救濟,國家機關本身的性質和特征決定國家賠償只宜作象征性的撫慰,賠償額只能限制在實際所受損失額的范圍之內。所以這一原則下的賠償標準通常低于實際損失額。
由于《國家賠償法》制定之初,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財政負擔能力有限,同時,間接損害難以認定、計算,不宜操作,因此國家賠償標準采用的是撫慰性原則。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撫慰性原則已經遠遠不能彌補受害者的損失,況且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已大大提高,應該有能力相應地提高賠償標準。從世界范圍賠償制度的發展情況來看,間接損害與精神損害已被許多國家納入賠償范圍,因此我國也應作相應的改革或完善。
二、國家賠償歸責原則
(一)解讀“違法”
違法歸責原則中的違法形式,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表述,理論界也有不同解釋。違法的理論解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違法,是指致害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的明文規定;廣義的違法,是指除違反嚴格意義上的法律規范外,還包括違反法律的誠信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權力不得濫用原則、盡合理注意原則等。
刑事拘留實質上是國家對他人人身自由權益的損害,但合法的刑事拘留不承擔賠償責任。對被侵害對象——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這些私權利主體而言,損害其權益必須要有合法的根據,否則就是侵權;對于侵害行為的實施主體——國家機關這些公權力主體而言,損害他人權益應當是法律明確授權的情況下及其所限定的范圍內進行的,如果超出該條件范圍根據的,就是違法侵權。所以,刑事拘留賠償的違法歸責原則的解讀就是:沒有合法根據和法律授權。
(二)解讀“歸責”
民事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解決的是是否探究侵權主體內心的過錯來進行追究責任的問題。傳統的侵權理論中,歸責原則包括過錯原則、無過錯原則、推定過錯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因而,有人認為違法歸責原則是學者們概括出來的,沒有事實根據。
但是,國家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與民事侵權法上的歸責原則不完全相同。首先,國家賠償的主體是國家,國家作為享有特殊權力履行特殊義務的抽象主體,難以判斷其主觀過錯;其次,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為了公共利益執行職務,對于因執行職務行為導致的損害,如果不問行為是否合法就要求國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是不現實的;最后,根據依法治國原則,國家機關的職權是法定的,采用違法歸責原則確定國家賠償責任的依據和標準是可行的。
當然,國家賠償責任作為一種侵權責任,是從民事侵權賠償責任發展演變來的。違法歸責與過錯歸責具有關聯性,違法歸責也含有過錯的性質。國家機關是執行國家法律的主體,行使的是公權力,必須忠實地貫徹執行法律,實現國家意志。如果國家機關違反法律規定,違背了立法所要求的行使公共職權的目的,這本身就是一種過錯。國家機關違法侵害公民、法人權益造成損失的行為,客觀上表現出來的違法,必然源于主觀心理的過錯,應當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對于國家機關,必須要嚴加懲處,權益受到侵害的主體,必須要加以撫慰和補償。在法院判處承擔處罰后,相關國家機關必須按照規定支付罰金等,同時,相關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還有可能會被解雇。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2021-01-13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