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不構成犯罪嗎?
構成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 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罪中止行為的認定應當結合實際來處理,特別是因犯罪分子在實施相關犯罪事實時,如果是本人的意愿導致的犯罪中止的,或者是其它外界原因導致犯罪不能繼承等情況的,都應當進行區分,一般都是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從輕處罰。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非法拘禁罪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醫療保險沒交單位有責任嗎
2020-12-11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公司拆遷補償安置申請書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