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案件辦理期限是多久?
一般不超過30天,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30天以上。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
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二、行政拘留具有下列特點:
(1)行政拘留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處罰形式,只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才享有拘留裁決權,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內。
(2)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前者是依照行政法律規范對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人采取的懲戒措施;后者是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而采取的臨時剝奪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刑事強制措施。
(3)行政拘留不同于司法拘留。后者是人民法院依照訴訟法的規定對妨害民事、行政訴訟程序的人所實施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4)行政拘留不同于行政扣留。行政扣留是行政機關采取的臨時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
(5)行政拘留與拘役不同。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對觸犯刑法的人判處的一種刑罰。
三、行政拘留由誰決定?
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必須經縣以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負責人批準,并簽發拘留證。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捕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執行拘留時,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證,被拘留人應在拘留證上簽名或蓋章。被拘留人抗拒拘留,執行拘留的人可以使用強制手段。
各地派出所、人民警察,公安機關等這些在接收到民眾的檢舉和控告之后,都應該根據相應的職責及時的進行處理的。如果明知有治安違法的行為公安機關卻不介入管理,其實是有涉嫌瀆職的這種行為的。在這30天之內,公安機關需要調查清楚整個案情,掌握相關的證據并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
治安處罰會留案底嗎
公安機關治安管理處罰種類有哪些?
治安管理處罰法解釋具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租的商鋪才經營半年遇到拆遷了,租房拆遷有沒有停產停業損失
2021-02-22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07房屋拆遷土地未過戶有賠償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