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犯罪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有區別,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區別:
1、定義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2、構成要件
我國現行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
3、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
犯罪中止:根據其發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根據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擴展資料:
犯罪中止種類:
(一)根據其發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
1、預備中止
即發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
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
即發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
3、實行終了的中止
即發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
(二)根據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
1、消極中止
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
2、積極中止
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生的中止。
犯罪中止相對于犯罪既遂而言,在刑法的量刑上要寬松很多,因為沒有導致真正的實害結果發生,所以對于行為人的處罰自然也沒有那么的嚴格。中止有三種類型,一個是犯罪預備的中止,還有實行為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轉讓需要走哪些法律程序
2021-01-17合同無效能調解嗎
2021-01-28醫療糾紛協議書范本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6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遺囑人燒毀公證遺囑能否視為撤銷遺囑
2020-11-28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