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能調解嗎
如果確有侵犯自己權益的事實,可以起訴維權,到時候會有調解程序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的調解規定》民事訴訟調解的方式可以根據案件的難以程度和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調解,包括訴前調解、立案條件、庭前調解、書信方式調解等。
1、訴前調解。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干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絡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后,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并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庭前調解是對適合調解的案件進行的先行處理程序,其顯著特征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根據案情和實際情況達成調解協議或轉入庭審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4、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是指當事人起訴后,人民法院以書信(網絡、短信)往來調處糾紛的一種方式。
5、社會化調解。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根據案件需要,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群眾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按這一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或商事糾紛案件時,根據調解的需要,可以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與政府職能部門、村委會、村民小組、街道、社區、工青婦等人民團體、人民調解委員會相配合的民調網絡,利用巡回辦案、干警下基層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召開調解會調處糾紛。
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民事訴訟法規定“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在法庭審理中,調解是貫徹始終的。不僅在調查、辯論階段可以進行調解,在辯論終結以后,仍可再行調解。開庭調解,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比較大。
7、送達調解。送達調解是人民法院在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時,充分利用與當事人接觸見面的時機,對當事人進行的調解。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這個合同沒有法律效力的話,也就意味著雙方的事實不存在,也就是說這個合同雙方不需要進行履行了,如果因此帶來雙方的利益損失的話,可以進行調解處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