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產品、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行為。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指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依據其行政職能,對消耗能源、污染環境、毒副作用大,技術明顯落后的產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行政的措施,通過發布行政文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自某目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失效、變質產品,指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作用,產品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失去了應有價值的產品。
2、偽造產品產地的行為。指在甲地生產產品,而在產品標識上標注乙地的地名的質量欺詐行為。
3、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行為。指非法標注他人廠名、廠址標識.或者在產品上編造、捏造不真實生產廠廠名和廠址以及在產品上擅自使用他人的生產廠廠名和廠址的行為。
4、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行為。指在產品、標簽、包裝上,用文字、符號、圖案等方式非法制作、捏造或非法標注質量標識以及擅自使用未被批準的質量標志的行為。質量標識包括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或認可的產品質量認證標志、企業質量體系認證標志、名優標志、國外的認證標志、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免檢標識等。
5、在產品中摻雜、摻假的行為。指生產、銷售者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造假,進行質量欺詐的違法行為。其結果致使產品中有關物質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或者合同要求。
6、以假充真的行為。指以此產品冒充其特征,特性等不同的其他產品,或者冒充同一類產品中具有特定質量特征,特性的產品的欺詐行為。
7、以次充好的行為。指以低檔次、低等級產品冒充高檔次、高等級產品或者以舊產品冒充新產品的違法行為。
8、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不合格產品是指產品質量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產品。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指以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作為或者充當合格產品。
注:《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準;
2、具備產品當應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做出說明的除外;
3、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2020-11-28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