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訊逼供罪的概念及立法演進
刑訊逼供解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刑訊逼供為刑法意義上的刑訊逼供,主體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即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客觀方面表現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而廣義的刑訊逼供客觀方面還包括對證人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暴力取證的行為,以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施以精神折磨的行為。《牛津法律大辭典》將刑訊逼供辦界定為:使一個人遭受肉刑或精神上的痛苦,以便從他那里獲得口供。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大量的刑訊逼供都是廣義上的刑訊逼供行業,雖然它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直接侵害后果沒有狹義的刑訊逼供行為嚴重,但同樣對司法公正和社會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我國刑法第247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在我國古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以及歐洲的中世紀時期,刑訊逼供被認為是一種合法的訴訟方式,尤其是到了封建社會時期,刑訊成為糾問式訴訟制度的一個典型特點。直至資產階級革命,在啟蒙思想家的號召下,針對封建社會的罪刑擅斷、刑罰的殘酷性和不人道性,確立了禁止強迫被告人招供的相關法律制度。清末頒布了《大清現行刑律》,是中國最早宣布廢除刑訊的法律。中國共產黨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后,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逐步確立了“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嚴禁刑訊逼供”的刑事政策和司法原則,并規定在1979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同時,1979年刑法典也規定了刑訊逼供罪,旨在懲治和預防司法實踐中的刑訊逼供現象。我國刑法典第136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國家工作人員對人犯實行刑訊逼供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肉刑致人傷殘的,以傷害罪從重論處。”修訂后的1997年刑法典則對本罪的罪狀及法條結構作了重大修改,第247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可以公證嗎
2021-02-04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