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綁架罪的客觀方面
(一)關于劫持脫離原處所。綁架是否將被害人劫持脫離其原來所在地或者家庭、監護人的監護,而置于行為人控制之下?有的論著對此作了肯定回答。①
筆者認為,這值得商榷。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隱蔽,一般都是把被綁架人轉移到行為人能夠控制而且不易被偵查到的地方。但是,沒有根據說這是惟一表現形式,即不能說把被害人拘禁在其自己的原住所,然后向其親屬或有關單位勒索贖金不能構成綁架罪。例如,甲、乙二歹徒經過預謀,突然闖入丙家,將丙捆綁,在其身上綁上炸藥包,逼其給在外邊的親屬打電話,立即送50萬元錢來,不準報警,否則立即引爆,與被害人同歸于盡。雖然被害人未離開綁架現場,但是這里的甲、乙二人的行為無疑構成綁架罪。
(二)關于綁架的方法。綁架方法是否僅限于暴力、脅迫、麻醉?對此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綁架罪的手段只包括暴力、脅迫、麻醉。有人認為,綁架罪的手段不應僅限于這三種方法,還應具有其他方法。
筆者認為,綁架罪客觀方面的手段不應僅限于暴力、脅迫和麻醉三種方法,還應包括其他方法。暴力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對他人身體實施捆綁、毆打、強拉硬拖等。脅迫方法,是精神強制方法,主要以如敢抗拒則施以毆打、傷害等暴力相威脅。但是,不能只限于以暴力相威脅。綁架還有其他方法,概括地說,就是指除暴力、脅迫之外一切旨在將他人身體置于行為人實力控制之下、剝奪其人身自由的方法,較常見的是麻醉方法和欺騙方法。前者如用酒灌醉、藥物麻醉方法,后者如以談生意為名將被害人誘騙到行為人指定的處所,乘機將被害人扣押。這里應當強調指出,認定行為人采用的方法是否構成綁架的方法,關鍵是要查明其方法行為是否為實現綁架勒索而采取,至于其是否能夠或者足以實現其綁架意圖,不影響本罪之構成。
(三)關于“偷盜嬰幼兒”。按《刑法》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以綁架罪論處,可以視為綁架罪針對特殊對象采用的特殊方法。因為,嬰幼兒沒有自衛能力和行為能力,對他們一般不需要采用暴力、脅迫或其他制止其反抗的方法,即可達到控制嬰幼兒的目的。但是,這里的“偷盜”一詞是否僅指乘監護人不備秘密竊取?有的提出對“偷盜”一詞應作廣義解釋,即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從監護人手中拐騙嬰幼兒,然后將其扣為人質向其親屬勒索財物,也應構成綁架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刑假釋最新規定細則
2020-12-20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二手房買賣步驟是什么
2021-01-26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拆遷時有戶籍無房產補償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