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電視上常常看到受賄罪,受賄罪事實上就是指政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受賄罪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及公私財物所有權。那么關于受賄罪的立案標準和表現形式有哪些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將對受賄罪進行簡單介紹,幫您走出困惑。
(一)本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的有關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受賄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注:這是一個具體的數額標準,只要行為人個人受賄的數額累計達到5000元以上的,就應當立案偵查。)
2.個人受賄數額不滿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賄行為而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2)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
(3)強行索取財物的。
(注:所謂“個人受賄數額不滿5000元”,是指個人受賄數額接近該標準且已經達到該標準的80%以上,即個人受賄數額達到4000元以上。應當注意,對于個人受賄數額達到4000元以上不滿5000元的,必須同時具備上述三種情形之一,檢察機關才立案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二)本罪的構成
受賄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它不僅侵犯了國家的正常管理活動和國家工作人員職
務的廉潔性,同時還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但對此不應狹隘地理解為現金、具體物品,而應看其是否含有財產或其他利益成分。這種利益既可以當即實現,也可以在將來實現。因此,作為受賄罪犯罪對象的財物,必須是具有物質性利益的,并以客觀形態存在的一切財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商品等。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
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行為人利用本人現有職務的方便條件,即自己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某項公共事務的職權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條件。行為人沒有相應的職務,或者沒有利用自己的職務或職務上的便利,不構成本罪。
本罪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
(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所謂索取,是指行為人直接、公開向他人索要財物的行為。索取他人財物的受賄行為構成犯罪,不以行為人是否為被索取財物者謀取了利益為條件。
(2)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所謂為他人謀取利益。是指受賄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行賄人謀取各種好處,包括物質利益或非物質利益。所謀取的利益,對行賄人來說,可以是其應當獲得的合法利益,也可能是其不應當獲取的非法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和“為他人謀取利益”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構成本罪。應當注意的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或者有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意思表示,就認為是“為他人謀取利益”,并不論該利益是否得到實現。
3、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據刑法第93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擬定的國家工作人員,即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4、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由故意構成,只有行為人是出于故意所實施的受賄犯罪行為才構成受賄罪,過失行為不構成本罪。
受賄罪嚴重影響國家機關的正常職能履行,損害國家機關的形象、聲譽,同時也侵犯了一定的財產關系,所以理應受到處罰。以上文章由律霸小編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受賄罪的朋友,可以通過登錄律霸官方網站咨詢在線律師,了解更多關于受賄罪的量刑標準、構成、受賄罪的認定等法律知識。
受賄罪量刑標準
怎么對受賄罪的數額認定
受賄罪罰金是多少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自改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1-01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