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界限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兩者進行區分:
①主觀方面。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自己沒有履行能力而虛構、隱瞞真實真相,以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對方產生錯覺,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法律行為,以達到謀取一定利益的目的。
②履約能力。行為人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和擔保,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擔保。
③欺騙手段的程度。行為人是隱瞞真相、虛構履約能力,還是只在數量、質量等方面有某些不實之處。
④履行合同的行為。訂立合同后,行為人是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為,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坐等對方履約上當,在獲得非法利益后,推托、搪塞甚至逃跑,還是對履行合同有較積極的態度,既取得一定的利益,同時又承擔了一定的義務。
上述區分兩者界限的關鍵是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行為人是以騙取財物為目的,還是通過履行約民事法律行為而獲得經濟利益。而要判斷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必須從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采用欺騙手段以及履行合同的行為,違約后的表現等幾方面進行判斷。
1.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
在司法實踐中,應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呢?下列情況應視為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①行為人在簽訂經濟合同時即已具備履行合同所需要的資金、物資或技術力量。②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雖不具備履約能力,但在期限內能夠合法地籌集到履行合同所需的資金和物品。③即使行為人不能按照合同規定義務時,自己或他人能夠提供足夠擔保(包括代為履行和賠償損失)。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而且也根本不去創造條件履行合同,非法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的,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僅僅以此為根據去下判斷,也會有失偏頗。因為履行合同能力的有無和大小是受主客觀各種因素制約的,并且處于一種可變狀態。因此正確區分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還必須考察其他因素。
2.行為人是否采取了欺騙手段。
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人,其手段一般是:①無中生有,編造虛偽的事實。如根本沒有對方所需的貨物、貨源,卻謊稱有貨,價格優惠,能及時供應;根本沒有經營資格或條件,卻設置集資合營的圈套,制造能提供技術和設備的假象。②有意隱瞞真相,以假充真。如假冒廠長、經理、采購員、促銷員等身份,甚至打著名人、“高干家屬”等招牌欺騙對方,偽造工作證、介紹信、銀行憑證等證件和印章使對方上當。③規避法律,利用對方的疏忽或不熟悉,伙同對方代理人、代表人在合同條款中大做手腳,通過這些手法,以合同的合法形式掩蓋騙取對方財物的實質。
3.行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
一般來說,凡是有履行合同誠意的,在合同簽訂以后,總會積極創造條件去履行合同。即使不能履行,也會承擔違約責任。而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人,在合同簽訂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即使有履行合同的行為,也只是象征性的。簽訂合同后得到的財物一到手,即逃之夭夭,或大肆揮霍,或作與合同毫不相干的其他用途,根本無力償還。對于這種情況,不論其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條件,均應以合同詐騙罪。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專業的意見,詢問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如果你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查找相關的法條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