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上訪"構成敲詐勒索罪嗎
非法“上訪”的具體情節符合敲詐勒索的就涉嫌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恐嚇、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財物的行為。所謂威脅或要挾方法,是指對公私財物的所有者、管理者給予精神上的強制,使被害人產生恐懼感和壓迫感,為了保護自己更大的利益而處分財產。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罪】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本條規定的“敲詐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勒索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犯罪主體。
構成敲詐勒索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2.行為人實施了以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勒索財物的行為,這是敲詐勒索罪最主要的特點。威脅和要挾,是指通過對被害人及其關系密切的人精神上的強制,對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懼,產生壓力。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多種多樣,如以將要實施暴力,揭發隱私、違法犯罪活動,毀壞名譽相威脅等。其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通過第三者轉達;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暗示。在取得他人財物的時間上,既可以迫使對方當場交出,也可以限期交出??傊?,是通過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實施精神上的強制,使其產生恐懼、畏懼心理,不得已而交出財物。
3.敲詐勒索的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數額較大,是敲詐勒索行為構成犯罪的基本要件。如果敲詐勒索的財物數額較小,一般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不需要動用刑罰。多次敲詐勒索,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規定的構成犯罪的條件。有的犯罪分子,特別是黑社會性質組織和惡勢力團伙成員,憑借其組織或團伙的非法控制或影響,頻繁實施敲詐勒索行為,欺壓群眾,擾亂社會治安,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對多次敲詐勒索的行為,即使敲詐勒索的財物數額沒有達到較大的標準,也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本條對敲詐勒索罪量刑檔次的劃分采取了數額加情節的標準。根據本條規定,對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敲詐勒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對認定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具體數額標準做了規定。該解釋還規定,敲詐勒索的犯罪分子是否“有其他嚴重情節”、“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應當結合犯罪分子是否累犯或者慣犯,是否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實施犯罪,是否共同犯罪的首要分子或者黑社會性質組織、惡勢力團伙的組織領導者,敲詐勒索手段是否惡劣,是否有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等特殊身份進行敲詐勒索等情節予以考量。
在實際執行中要注意:1.區分敲詐勒索罪和搶劫罪的界限。由于以暴力相威脅是敲詐勒索的手段,也是脅迫性搶劫罪的手段,因此二者容易混淆。敲詐勒索罪的威脅行為僅使被害人產生畏懼心理,被害人尚有相當程度的意志自由,還有延緩的余地;而在搶劫罪中,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現實的威脅,已沒有延緩的余地。2.區分敲詐勒索罪與綁架罪的界限。以扣押人質的方式勒索財物的,是綁架罪;聲稱綁架人質,實際上并未實施,勒索他人財物的,是敲詐勒索行為。
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及時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