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犯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對方受到損失,并且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可能有某些欺騙性的因素,則前者是合同詐騙罪,而后者是合同糾紛,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然而,在實踐中,區別二者分界限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二者的根本不同點,在于行為人有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也就是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如果沒有這一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的,只能定性為合同糾紛。比如,在簽訂合同時有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既可能是合同詐騙犯罪的一種形式,也可能是合同糾紛中的民事糾紛。又如,合同簽訂后不履行合同的行為,既可能是行為人出于經營困難造成的,也可能是行為人見利起意,在履行中滋生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拒絕履行自自己的合同義務,也就是說既可能是合同糾紛,也可能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糾紛,是指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誠意,只是由于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合同糾紛,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產生的債權。而合同詐騙罪,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其侵犯的是財產所有權。兩者區分的關鍵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或騙子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對行為人主觀目的認定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虛設擔保固然是合同詐騙的種手段,但不能據此認為凡是虛構擔保的行為都是合同詐騙罪。行為人雖然虛設了擔保,但目前是為了通過合同的履行來實現商業上利潤的,則仍屬于合同糾紛的范圍。行為人簽訂合同后,事實上沒有履行,但沒有履行并不一定是合同詐騙,可能是行為人的經營困難造成的。
律霸小編提醒您,如果沒有這一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的,只能定性為合同糾紛。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8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公司倒閉孕婦賠償標準
2020-11-14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