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出租車交通事故賠償主體的認定,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是否由出租方和承租方共同賠償主體在實踐中存在爭議。筆者認為,認定出租車營運中的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首先,應區分不同的營運方式,其次,應以運行控制、運行利益為標準來判斷。
1、客運出租車所有的出租車在運行中造成他人損害的,分三種不同的經營方式:
如果是出租公司雇傭出租車司機進行自主經營,由出租車公司根據事故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是承包經營關系,賠償責任主體應是承包者,發包方負連帶責任;
如果是租賃經營關系,出租者是否對交通事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上述筆者觀點是基于作為出租方、發包方收取承包費、租金的行為,是運行利益的獲得者,因此應作為賠償主體。
但有另外的觀點認為,車輛的的承租人是車輛的實際支配者,同時是利益的直接歸屬方,此時發生交通事故,車輛的承租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2、出租車系個人購買,但《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客運出租汽車準運證》登記在出租車公司名下。
筆者認為:該出租車在運行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由司機根據事故責任比例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當其財產不足清償時,不足部分由出租車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3、出租車由司機個人所有,司機有《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且《客運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客運出租汽車準運證》登記在司機個人名下。
筆者認為:該出租車在運行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由司機個人根據事故責任比例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對該出租車進行集中管理和服務的機構不承擔責任。
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09年12月26日通過,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導致患者死亡的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