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樓盤、打開報紙或電視、上網等,對于購房者來說,獲取房源信息的渠道可謂多多。然而,在這些浩繁的信息中難免魚龍混雜,讓人真偽難辨,那么———日前,由《深圳特區報》發起并組織了一場題為“購房如何避過信息陷阱”的研討會,一些業內人士參加了研討會并發表了意見。■話題緣起
購房者對購房的判定是基于自身所獲取的綜合信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購房信息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地產商、中介機構、新聞媒體和房地產網站。 豐富多彩的信息看上去確實很美,但更多的消費者卻陷入了一種無奈、龐雜的信息使人真假難料,或明或隱的語言描述更增添了困惑。如何彈去信息泡沫并鑒別信息真偽成為廣大消費者迫切的希望。本次研討會請業內人士作專業分析,旨在幫助消費者正確采納信息以做出理性的購房決斷。 ■不要被售樓書迷惑 陳-芳(某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我前不久寫過關于售樓書問題的文章,在這方面,深圳無疑應借鑒香港的做法。售樓書是房地產銷售中的重要工具。不少顧客在比較、挑選多個樓盤過程中,一個詳細、精致的售樓書很可能在看房后做決定時起到重要作用。不過,在看售樓書時,切勿被一些浮華、渲染性的詞語所迷惑,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單憑看樓書哪一個樓盤都不錯,入住其中舒適無比。 其實描述得熱熱鬧鬧,而實際環境可能沒有那么好。因此看售樓書時,重要的是看基本數據與真實情況是否吻合。一些裝修房僅僅在樓書上標明所用材料是“優質”、“豪華”、“精美”、“名牌”,這些詞所代表的程度是一個層面而非一個具體的實在點,這就過于含混,消費者要讓地產商真正界定裝飾材料(用品)的品牌,以免以后生事端時說不清、道不明。 其次,消費者要理性對待樣板房。有些在樓盤之外建的樣板房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夸張”:高度和面積增加了一些,有些用鏡子等物品給人造成“房子大”的錯覺。某些在樓盤內的樣板房則請專業人員采用“經典”設計手法掩飾了不少缺陷,這些都屬于誘導性的信息傳達。 最后,要注意銷售許可證的問題。通常,開發商會把銷售(預售)許可證正本或復印件展示出來,不過,消費者最好到國土規劃局將其號碼核對一下,確定無誤后再做決斷。 ■中介機構完全可信嗎 王*勝(某地產中介公司市場部副經理):我主要談一談中介機構所提供的信息問題。中介機構生存的手段是為地產商推銷樓盤。因此其目的很直接:把樓盡快賣出去。正是由這種功利性的目的所決定,中介在信息提供方面有兩個特點:羅列與誘惑。具體而言,中介機構極力將所有樓盤特征全部傳達出去,同時采用一些誘惑性的營銷策略來吸引消費者。 中介常采用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元起價”。不少樓盤的起價都是由中介機構定出來的,實際情況是:起價房往往是最差的房子,誰都不可能去買。2、“零首期”、“首一成”付款方式。這無疑對不少人有誘惑力,但真正落實時,發展商是十分計較資信狀況的。 3、“投資回報可觀”。在寫字樓和商鋪銷售時常出現這種樂觀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分析的依據往往是理論性的狀況。 我個人認為,名牌地產商的可信程度高,但不能說規模比較大的中介機構就十分值得信賴。一些較有名氣的中介機構把樓價炒高賣或壓低售出,再把爛攤子留給地產商的例子俯拾即是。 ■對打概念的樓盤 要多幾分警覺 直言(筆名,資深地產人士): 從我的觀察來看,媒體宣傳樓盤的確多少都有水分。就拿那些廣告來說,雖然有助于消費者認識樓盤特點,但不少廣告采取的是“揚長避短”的做法,將長處大肆宣揚,短處則極力掩蓋或美化,不確定的因素則根本不會涉及。軟性文字廣告美輪美奐的語言為“硬”廣告作巧妙的補充。有些廣告則肆意夸張,或運用模糊語言極力掩飾美化。這些不正確的宣傳廣告往往與實際合同上的內容“貨不對板”。從理論上說,消費者完全有理由向法院控告地產商。 同時,消費者也要有主動獲取有益信息的意識。 消費者要對拼命打概念牌的樓盤多幾分警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去探究一些信息之后所隱藏的內容。 ■網上信息規范嗎 張-奕(某房地產網站市場部經理):房地產網站上不少人發布的信息有虛假的成份或帶有濃厚的個人偏見。此外,目前大多數房地產網站都缺乏懂地產的專業人才管理,僅僅是提高點擊率。由此造成另外一種尷尬境地,即使是自稱最權威的房地產網站也以侵權的形式摘用報刊上的房地產信息,如果再這樣下去,房地產網站不會有生命力。 目前,在信息獲取上消費者仍處于弱勢地位,特別是在網上信息沒有傳統媒體信息正規權威的情況下,消費者切勿偏聽偏信,要認真分析、思考,最好到樓盤現場或請教專業人士。 房地產網站如果要發展,必須有品牌意識,有義務規范網上信息,真正為網民提供實實在在的有益信息。 ■地產商、中介 不要太功利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產商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由于房地產是屬于投資大、周期長的產業,其蘊含的風險性不可謂不小,房地產中介機構的利潤來源于樓盤的銷售、代理,其商業的功利性更為突出,即便明知樓盤有問題,也只能是“難言之隱”。在樓盤建成前后,地產商和中介機構往往分階段向外界進行宣傳,從其自身而言,宣傳物業要體現在向消費者直接展示的售樓書和樣板房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售樓書越來越漂亮、越做越昂貴;樣板房越來越精致,越來越讓人心動。 ■房地產網站亟待規范 如今,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滲透,“第四媒體”的作用也日益顯現。隨著本月初某房地產網站與某樓盤聯手進行炒作,標志著房地產網站正成為消費者的一個重要信息源。 目前,房地產網站數量雖日益多起來,但模仿傳統媒體的味道甚足。不過其優勢很明顯:網上發布信息速度快,而且成本低,足不出戶便知樓市的新動態,而且論壇上可以閱讀到各方面的觀點,這些信息無疑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如何正確利用網上的房地產信息也成為一個不少人感興趣的新話題。 ■新聞媒體要揚長避短 公眾是通過他們直接接觸的新聞媒體獲得信息并被輿論影響的。地產商傳達信息也主要借助于媒體的廣告或軟性宣傳的方式傳達給消費者,傳統媒體在房地產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然而,新聞媒體在宣傳房地產時有時會出現一些偏差,使原本信息不對稱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消費者成為弱勢群體的不公正現象更嚴重。有些人士指出:“談到樓盤評論,很有深惡痛絕的感覺,翻開有些報紙雜志,隨處可見搖唇鼓舌、胡亂吹捧的樓盤評論,這許多只褒不貶、溢滿花言巧語的評論文章,把房地產界描繪得滿園春光,個個樓盤皆精品。” 然而另一個值得正視的事實是,大部分消費者購房時其信息來源是新聞媒體,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如何對新聞媒體所傳達出的房地產信息進行正確取舍,成為消費者的迫切愿望。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10大技巧攻略需掌握
2021-03-11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