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反駁責任認定書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方當事人一項有力的證據,如被告對公安機關認定的責任分擔有異議,一定要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重新認定的申請。如果公安機關作出了最終決定,并且這一決定對自己不利,也不用過分擔心。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法院還會對交通事故的責任重新認定,只要依據《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找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仍然可以駁倒對方。
(一)對交警部門作出的《責任認定書》不服的,當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3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二)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責任認定不服的,可以尋找以下證據反駁該認定:
1、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
2、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3、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4、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二、積極應訴
有的被告自知理虧,認為不應訴或不答辯、不出庭就能逃避責任,其實,這些做法并不影響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裁判。反而積極應訴也許能夠扭轉局面,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接到原告的起訴書后
要弄清其中所列明的原告與被告在主體資格方面是否合法、有效。然后,注意辨明受訴法院是否有管轄權。如果認為管轄法院可能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判決的,可以申請“管轄異議”。比如不少原告會選擇賠償標準較高的法院來提起訴訟,但如果該法院其實沒有管轄權,則可以提出“管轄異議”。
(二)進入審判程序后
被告應積極行使訴訟權利、積極舉證。對對方當事人提供的各項證據,被告一定要認真審核。審核書面證據是否有涂改痕跡,有沒有加蓋必要的印章,或者相關人員的簽字;審核對方提交的證據是否充分,能否證明就與自己存在權利義務關系等。
交通事故訴訟中,被告經常因為理虧或者不愿意賠償而消極應訴甚至不應訴。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遇到交通事故訴訟,被告應該積極應訴,尋找有利于自己的證據,維護屬于自己的合法權益。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
一、可以反駁責任認定書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方當事人一項有力的證據,如被告對公安機關認定的責任分擔有異議,一定要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重新認定的申請。如果公安機關作出了最終決定,并且這一決定對自己不利,也不用過分擔心。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法院還會對交通事故的責任重新認定,只要依據《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找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仍然可以駁倒對方。
(一)對交警部門作出的《責任認定書》不服的,當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3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二)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責任認定不服的,可以尋找以下證據反駁該認定:
1、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
2、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3、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4、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二、積極應訴
有的被告自知理虧,認為不應訴或不答辯、不出庭就能逃避責任,其實,這些做法并不影響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裁判。反而積極應訴也許能夠扭轉局面,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接到原告的起訴書后
要弄清其中所列明的原告與被告在主體資格方面是否合法、有效。然后,注意辨明受訴法院是否有管轄權。如果認為管轄法院可能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判決的,可以申請“管轄異議”。比如不少原告會選擇賠償標準較高的法院來提起訴訟,但如果該法院其實沒有管轄權,則可以提出“管轄異議”。
(二)進入審判程序后
被告應積極行使訴訟權利、積極舉證。對對方當事人提供的各項證據,被告一定要認真審核。審核書面證據是否有涂改痕跡,有沒有加蓋必要的印章,或者相關人員的簽字;審核對方提交的證據是否充分,能否證明就與自己存在權利義務關系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