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投保人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應當及時報警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事故進行處理。同時投保人還應及時通知保險人(即保險公司)參與現場勘查,以便保險人確認事故的性質、起因、責任、損害程度及其他理賠事項,最終決定是否屬于理賠范圍以及如何理賠事宜。但是,如果投保人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沒有及時通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保險人,而是隔夜報案或者在更晚的時候報案、通知保險人,應該如何處理呢?
目前,針對這一問題的處理,一般的的處理方法是嚴格按照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的合同(格式合同),即如投保人未能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報警、通知保險人,那么保險人不承擔相應的賠付責任。我個人認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的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雙方索賠理賠時原則上應按照合同約定處理。但是如果投保人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沒有及時通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保險人,存在合理理由以及不影響保險人對事故的性質、起因、責任、損害程度核實的情形下,應當結合個案的實際情況,由保險人承擔理賠義務。理由是:
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二條“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規定第十條的規定予以記錄,并在三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經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受理,并告知當事人;經核查無法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或者不屬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的規定可以看出,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經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受理。也就是說,在可以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情形下,未及時報警不影響對事故的處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保險人一般要求投保人在事故發生之后履行及時的義務,無非是要達到確認事故的性質、起因、責任、損害程度等事項的目的,那么在不影響保險人實現自己目的的情形下(即存在未履行及時通知義務,但仍可以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情形),保險人仍應當履行理賠義務。相反,如果保險人仍以合同約定拒絕理賠,那就違背了公平原則。此種情況下合同中的相關條款有免除保險人責任、加重投保人責任、排除投保人主要權利的嫌疑,應認定無效。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存在可以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情形下,未及時報警、未及時履行通知義務不能免除保險人的理賠義務,保險人應當積極理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需要資料有哪些
2021-03-08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