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借用公款超過多少會定罪
借用公款一般是為單位進行創收,為職工謀取福利或者解決職工生活困難等,利益歸屬于單位。
只要具備相應的手續,比如借條、借款協議之類的就沒有什么問題。如果別人都不知道包括領導不知情的話,那就得看你們公司或單位的意見了,不過即使不被定性為挪用公款,那調離財務崗位或令其辭職是基本上可以確定的。
個人借用公款超過六個月不還的給予什么處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一百一十六條 個人借用公款超過六個月不還的,追還所欠公款,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確因生活困難到期無力歸還的除外。
個人借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個人借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違反有關規定將公款借給他人,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借用與挪用的區別
挪用公款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犯罪,是被告人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職權侵犯國有財產的犯罪。而以合法借款的方式變相挪用公款是挪用公款罪的常見手段,是案發后行為人企圖逃避法律制裁所經常使用的借口。因此,正確區分挪用公款與借用公款的界限,對于準確認定并依法懲治挪用公款犯罪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所謂借貸公款,是指單位負責人或經管財務人員,批準、決定將公款借貸給個人使用的行為。借貸,實際上就是放貸,是一種金融信貸行為。根據我國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非金融機構未經國家批準是不能進行信貸活動的,因而借貸公款是一種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具有行政違法性。從實踐看,借貸行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形式的合法性。借貸一般要經過一定程序和辦理一定手續,如領導決定、訂立合同、財務入帳等。第二,主體的法人性。行為人一般是單位負責人或主管財務人員。這些人,對內有經營決策權、公共財產支配權,對外有代表單位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第三,動機的公利性。
總的來說,因為借了多少其實并不重要,還是要看能借多少。定性為犯罪比如挪用公款這種主要還是看信譽問題,一般是超過三個月性質就比較嚴重了。借用公款一定要注意及時還上,更重要的是本人的工作崗位的穩定,還請注意。如還有疑問,可繼續在律霸網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