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形態主觀方面的特征有哪些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有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犯罪預備形態客觀方面的特征
犯罪預備是在一系列的故意犯罪心理的支配下發生的。為了使犯罪獲得成功,達到犯罪目的,逃避懲罰,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準備。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即為犯罪的實行和完成創造便利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頭、文字或其他方式對犯罪意圖的單純表露。二者的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
(2)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即犯罪活動在具體犯罪實行行為著手前停止下來。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
相關區別
犯意表示一般是指以口頭、書面或者其他方法,將其真實犯罪的意圖表現于外部的行為。其特征是:表示人具有真實的犯罪意圖;表示人用口頭、書面、手勢或者其他可以使人知曉的方法向他人表露犯罪意圖;犯意表示是犯意單純流露,不能為犯罪制造條件。
犯罪預備行為與犯意表示的最本質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時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實行犯罪起從促進作用的行為,因而對刑法所保護的客體構成了現實的威脅;而犯意表示并沒有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只是單純的流露犯意的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客體沒有構成現實的威脅。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犯罪預備形態只是準備的前提暫時還未形成犯罪,而且犯罪預備形態主觀方面的特征包括了兩方面,一方面是意圖和目的,另一方面是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單方面解除行政合同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5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最新承包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3-10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