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只要是涉及到環境污染的問題,都是比較大的問題,而且在環境污染的事件中,需要當事人支付的賠償數額,對于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天文數字,所以能夠準確的對環境污染侵權責任進行分配就成了當事人最為關注的問題了,那么環境污染侵權責任分配是什么樣的?
根據《環境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環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為因素致使環境發生化學、物理、生物等特征上的不良變化,從而影響人類健康和生存生活,影響生物生存和發展的現象。
《侵權責任法》所指的環境污染,既包括對生活環境的污染,也包括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因污染者的行為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七條規定:“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
在一定的時間、空間里,可能會出現對個污染者共同排污的行為可能超過環境容量和環境的自凈能力,污染環境給受害人造成損害時,多個污染者之間對受害人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對于污染者來說,也相對公平、合理。
第六十八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三人的過錯,是指除污染者與被侵權人之外的第三人,對被侵權人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此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本條規定的是如果污染環境造成損害是第三人的過錯引起的,責任如何承擔的問題。
本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一般情況下污染者的賠償能力比第三人強,規定污染者先替第三人承擔責任再追償的本意是對被侵權人的保護,但在第三人的賠償能力比污染者強的情況下,應該賦予被侵權人賠償對象的選擇權,被侵權人既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賠償。
值得一提的是,對環境污染侵權責任分配的問題,我國的相關法律中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如果存在兩個及以上的行為人的話,那么對于環境侵權責任分配的方式就是,需要根據相關的污染物的類型、排放的數量等因素進行綜合的考量,然后才能對相關的責任進行分配。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誰承擔
環境污染事故處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環境污染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2021-03-23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找拆遷公司談判嗎
2021-03-06拆遷安置房超出面積怎么辦
2020-11-19拆遷補償及青苗費用如何繳納契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