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肇事車主賠償后向保險公司追償
2011年1月2日,B保險公司向A公司簽發保單,被保險人為A公司,承保險種為A公司的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保險期限為1年。同年2月5日,A公司駕駛員將行人C撞死。交警部門于5月6日認定,駕駛員和死者C負事故的同等責任。C的近親屬于8月6日向法院起訴A公司后,法院于10月30日判決A公司向C的近親屬賠償18.75萬元。判決生效后,A公司經法院強制執行于2012年2月5日履行了賠償責任。2013年12月8日,A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B保險公司向A公司支付保險理賠款18.75萬元。
爭議焦點:事故發生日如何認定
保險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B保險公司是否應當向A公司支付保險理賠款,分歧在于A公司的保險請求權是否超過保險法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而A公司的訴訟時效有無屆滿,又涉及到責任保險中的保險事故發生之日的認定問題。對保險事故發生之日的認定,目前沒有法律規定,理論與實務界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為侵權之日說,被保險人對受害人實施侵權之日即為保險事故發生之日。
第二種觀點為賠償請求說,責任保險的保險事故發生之日是指第三者或者第三者的相關權利人請求被保險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之日。
第三種觀點為責任確定說,責任保險的保險事故發生之日是指保險人的責任確定之日。對責任的確定,又有兩種觀點:一是主管部門的責任書認定書(如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作出之日即為保險事故發生之日;二是被保險人的民事責任經過生效判決確定之日為保險事故發生之日。
第四種觀點為實際賠償說,被保險人向受害人實際承擔民事賠償義務之日為保險事故發生之日。
律師說法:實際賠償說符合立法本意
第四種觀點是正確的,A公司的保險請求權訴訟時效尚未屆滿,B保險公司應當向A公司支付保險理賠款。
責任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基于其侵權行為對第三者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而在被保險人的侵權行為中,損害行為與損害后果往往不是同時發生,對被保險人是否負有責任,要由行政執法部門(如交警部門)進行認定,這需要有一個時間過程。
之所以贊同第四種觀點,主要是因為實際賠償說符合保險法的賠償填補原則及符合訴訟時效的立法本意。根據賠償填補原則,只有被保險人因自己的過錯給第三人造成損失,致使自己的財產實際減少時,保險人才負責賠償填補此項損失。在被保險人對受害人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即使得到生效判決確認后,如果受害人在執行中放棄了自己的民事權利或超過了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使得被保險人并未向受害人實際履行賠償責任時,若允許被保險人向保險人索賠,則無異于讓被保險人未受損即獲益。另外,被保險人向保險人主張權利的期間為訴訟時效期間,而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只有被保險人向受害人實際賠償后,其權利才稱得上受侵害。實際賠償說在審判實務中也是被普遍采用的觀點,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0年12月17日出臺的《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一)》中的第三個解答為:“商業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從被保險人向受害人履行民事賠償義務之日起計算。”根據保險法的規定,被保險人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從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算,可見,上海高院對保險事故發生之日,也是采實際賠償說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事故的發生時間的確定可以根據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間所確定的,這是交通事故的訴訟的條件之一。是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公死亡單位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12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調崗申請怎么寫
2021-01-26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