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土地使用證能不能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從土地的性質來看,居民享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權,其土地所有權仍屬集體所有,居民本人以及其同住親屬死亡土地使用權自然消滅。
二、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注意哪些事項?
1、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3)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4)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5)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3、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單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不得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
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
綜上所述,農民持有的土地屬于集體土地,農民可以拿到使用權,比如宅基地、自留地等。這樣要注意,對于集體土地,農民享有的物權是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土地使用權人去世的,集體會收回土地,子女是不能繼承的,這不屬于農民的合法財產范疇。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從10樓扔菜刀屬于高空拋物嗎
2021-01-13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再保險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