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院關于自首的司法解釋規定是什么?
最高院關于自首的司法解釋規定是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 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雖不具有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適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
第五條 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適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
為規范司法實踐中對自首和立功制度的運用,更好地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等規定,對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提出如下處理意見:
關于“自動投案”的具體認定
《解釋》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七種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體現了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動性和自愿性。根據《解釋》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1)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
(3)在司法機關未確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詢問時主動交代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違法行為被采取勞動教養、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為的;
(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
罪行未被有關部門、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了犯罪事實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但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在其身上、隨身攜帶的物品、駕乘的交通工具等處發現與犯罪有關的物品的,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
交通肇事后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認定為自動投案,構成自首的,因上述行為同時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義務,對其是否從寬、從寬幅度要適當從嚴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
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采用捆綁等手段送到司法機關,或者在親友帶領偵查人員前來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并如實供認犯罪事實的,雖然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但可以參照法律對自首的有關規定酌情從輕處罰。
二、關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具體認定是怎樣的?
《關于自首的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項規定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外,還應包括姓名、年齡、職業、住址、前科等情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況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在當代社會,關于自首的認定條件是需要嚴格的把握相關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的。比如說自首必須是符合當事人主動的投案,當然規定中的主動投案,也包括在現場沒有離開,經過詢問后交代自己的犯罪罪行的。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特別自首的成立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致殘怎么計算賠償金
2020-12-20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