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的犯罪預備和未遂在概念、犯罪結果以及量刑等問題上都存在區別,具體區別如下:
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都屬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即都沒有既遂,二者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既遂。區別的標志是是否“著手”實行行為。預備是進行了犯罪準備,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能夠“著手”;而未遂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既遂。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3、特征不同
(1)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
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對于在犯罪行為實施過程之中,有兩個或是多余兩個參與的刑事案件,被稱為是共同犯罪行為。此類犯罪行為的犯罪主犯,不管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預備等受到的處罰,都是比從犯要重的。若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之中,就已經中止了犯罪行為實施,只要沒有造成危害也可以不受罰。
怎么才能認定聚眾斗毆罪犯罪未遂?
跟蹤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罪還需要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