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國人拒絕辯護應該怎么處理?
犯罪嫌疑人拒絕辯護的法院有可能會宣布休庭,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這表明拒絕接受辯護與委托辯護、申請法律援助一樣,都是被告人的權利。被告人與辯護人形成法律服務關系的根基在于被告人對辯護人有著充分的信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或者指派律師的,合議庭應當準許。被告人拒絕辯護人辯護后,沒有辯護人的,應當宣布休庭;仍有辯護人的,庭審可以繼續進行。
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部分被告人拒絕辯護人辯護后,沒有辯護人的,根據案件情況,可以對該被告人另案處理,對其他被告人的庭審繼續進行。
重新開庭后,被告人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可以準許,但被告人不得再次另行委托辯護人或者要求另行指派律師,由其自行辯護。
被告人屬于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重新開庭后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不予準許。
二、辯護人的范圍是怎樣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總而言之,犯罪嫌疑人本身是享有拒絕辯護的權利的,如果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是外國人,這種情況其實也符合指定辯護的法定條件,對于法院的指定辯護人,如果犯罪嫌疑人也表現出拒絕的態度,那法院也只能在沒有辯護人的情況下依法審理了。
能拒絕辯護人為自己辯護嗎
拒絕辯護的法條在什么情況下適用?
拒絕辯護解除委托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簽合同有效嗎
2020-11-25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