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防衛與假想防衛的區別是什么?
1、假想防衛,是指對實際上并不存在,僅是行為人主觀上以為存在不法侵害進行的所謂防衛。假想防衛不是正當防衛,對于假想防衛,應視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失而予以不同的處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且刑法規定為過失犯罪的,就按過失犯罪處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則按意外事件處理,不承擔刑事責任。
2、事前防衛。事前防衛也稱為事前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尚未開始而進行的所謂防衛。在不法侵害尚處于預備階段和犯意表示階段,行為人實施的防衛屬于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也稱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后進行的所謂防衛。
一、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實根本不存在,行為人誤認為存在;
(2)行為人是出于防衛的意識,實施防衛行為;
(3)行為人防衛行為造成了無辜者的損害。
二、應負的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
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
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
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
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事前防衛有起因條件只是失去時間條件而已。
假想防衛則是失去了起因條件,沒有起因條件就更不談時間條件了。
正當防衛應該先有不法侵害存在,然后才有正在進行,才有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存在,才有確定防衛對象,才有就防衛對象進行防衛,最后才有控制必要限度的必要。
所以正當防衛的條件順序應當是,
1起因條件,
2時間條件,
3主觀條件,
4對象條件,
5限度條件。
對于存在起因條件,不存在時間條件,對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定為事前防衛,和事后防衛,一般應定為故意犯罪。
對不存在起因條件防衛,對他人造成損失的,就其對事實認識是否存在過失和防衛行為是否過當,定為過失犯罪,假想防衛過當,意外事件。
對正當防衛中不具備主觀條件的不能成立正當防衛。
對正當防衛中明顯失去限度條件造成重大損害的定為防衛過當。
事前防衛屬于假想防衛的,不存在故意的應當定為過失犯罪,存在故意的定為故意犯罪,又無過失也無故意更無不當之處應定為意外事件。
假想防衛就是認為對方有不法侵害的意圖實施的防衛,事前防衛是沒有認為對方有不法侵害的意圖實施防衛,所以說一般假想防衛是屬于正當防衛的范疇但是事前防衛是屬于犯罪的范圍之內,二者之間雖然存在有一定的聯系但是本質上面還是不同的。
什么是假想防衛 事前防衛是什么意思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托收益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1-06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