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宅基地被征收后你享有哪些權益?
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被征收后,被征收人可以享有的權利包括獲得征收補償、再申請使用宅基地等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六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三、征地補償標準主要為: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 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農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必然涉及到相關補償的認定情況,具體的標準應當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個人收入水平,由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門作出合法的認定,并且還需要對農民進行合法的安置處理,所以農民可以再次按照相關程序來申請宅基地。
農村宅基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農村宅基地過戶,怎么辦理?
宅基地補償協議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