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車開寫借條出事故誰承擔賠償責任?
借車開發生交通事故后應該是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的侵權責任】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哪些借條是無效的?
1、借款用途不合法
合法的借貸關系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如果債權人明知對方將借款用于一般違法行為,法律將不會保護債權人利益,如果明知對方用于犯罪行為,債權人還可能構成共同犯罪或其他罪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中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賭博、走私等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例如,明知對方借錢賭博而出借,即使借條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符合借條的一切形式要件,如果對方欠債不還,債權人的利益也無法得到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明知對方犯罪后逃跑而資助,則涉嫌窩藏、包庇罪。事前同謀的,構成共同犯罪。
2、超過訴訟時效
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力上睡覺的人”。債權人向法院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債權人就喪失了勝訴抗辯權,如果債務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債權將不受法律保護。
3、借貸合同無效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如果債務人基于脅迫、欺詐等情形出具向債權人出具借條,本事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違背了民法公平、平等、自愿原則,該債權利益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得到支持。
4、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借款
5、借條形式的分手費
解除戀愛關系、同居關系、婚姻關系時,協商約定一方給予另一方青春損失費、分手費,通常以借條形式掩蓋真實目的,但實際中并不存在真實的借貸事實。一方以借條為憑證要求對方還錢,如果對方提出證據抗辯不存在借貸事實,法院將要求原告提供證據鏈,說明借貸事實的發生時間、地點、交付方式,提供轉賬記錄、收據等,如果借條系孤證,不能證明借貸事實真實存在的,借條無效。
6、有借條但沒有實際支付借款
民間借貸合同是實踐合同,《合同法》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民間借貸關系成立的前提是借款實際支付。借條只能證明借貸雙方可能存在借貸合意,但是不能證明借款事實真實發生,借條無效。
7、高利貸利息超過法律規定部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規定:“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民間借貸利率約定超過36%的部分,即使債務人自愿給付,法院也不會支持,并且可以要求債權人返還;超過24%低于36%的部分,如果債權人主張該部分利息,法院不會支持,但是如果債務人自愿給付,法院也不會干涉。
借條應該是發生在借貸關系中,借別人的車開的話沒有必要寫借條,在這里要特別提醒一下機動車所有人,如果知道對方沒有駕駛證,或者在借車的時候就已經喝上了酒,這種情況下不能把車借給別人,否則就要承擔連帶責任。
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借條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在我國校園高利貸借條合法嗎?
“借條”換“欠條”,新擔保人不知情能否免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與他人合作建房是否有效
2020-11-16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行政復議機關有哪些
2021-01-04國家賠償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1-03-17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