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期間認罪算不算自首
在重審期間認罪,能否認定為自首,有兩種分歧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不應認定為自首。其理由: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認定為自首;但在一審判決前又能如實供述的,應當認定為自首。”根據該解釋,對自動投案如實交代后翻供的,認定自首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即“一審判決前”。被告人已經一審、二審均沒有認罪,發回重審與被告人不認罪有著直接的聯系。發回重審已嚴重浪費了司法資源,如還認定為自首,會形成錯誤的司法導向,促使更多的被告人存有僥幸心理,助長翻供之風。
第二種意見則認為,可認定自首。其理由:一、發回重審是二審法院認為一審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原判,由一審法院對該案重新進行審理。案件發回重審時,原一審判決已被撤銷,不發生法律效力。根據法律規定,重審案件由一審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按照一審程序,重新進行審理。重審中,被告人可享有與原一審程序相同的訴訟權利,也就是重審后的判決仍屬一審判決,因此被告人在重審期間又能如實供述的,還屬于司法解釋規定的“一審判決前”,故可以認定為自首;二、刑法設立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一是鼓勵犯罪分子主動歸案,二是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本案被告人在重審期間能認罪悔罪,說明其人身危險性已有所減輕,有利于其改過自新,實現刑罰的目的。因此對被告人在重審期間認罪,予以法律評價為自首,符合立法本意;三、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承擔指控犯罪的職能,其應當向法庭舉出足以證實被告人犯罪的全部證據,而被告人沒有自證其罪的義務。被發回重審的根本原因,是檢察機關收集的證據不充分,舉證不力,而不是被告人不認罪?,F被告人認罪,表明其已有悔罪之心,也為司法機關查證犯罪提供了便利,認定其自首并適當從輕處罰,并不會形成錯誤的司法導向;四、在法律沒有限制性規定的情況下,本著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可以認定這種情況符合司法解釋規定的“一審判決前”,認定為自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重審期間嫌疑人認罪算不算自首”問題進行的解答,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可以認定為案件在一審判決前,所以在重審期間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的,可以認定為自首。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評估機構該由誰挑選
2021-01-18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